金榜之路
学大陪你
个性化辅导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马云乡村教师奖》获奖者背后故事

来源:搜弧教育     时间:2017-01-10 18:15:59


编者按: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分布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在乡村、雪山、戈壁、草原、海岛……哪里有孩子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就有他们默默无闻的付出。他们是一个370万人的群体,却服务着农村地区的九千万孩子。他们中,有的人坚守在世界海拔最高的小学任教;有的拿出所有积蓄,在彝族村子的一间厨房创建村里第一所小学;有的一家祖孙三代人在一所小学教书坚守长达60年;还有的一个人坚守一个乡村教学点九年,至今还领取着800元一个月的工资……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乡村教师。

他们几乎面临着着乡村教师都会面临的问题:工资待遇低、生存环境恶劣、缺乏专业培训……在这样的环境下,谁还在为教育坚守?

在近日举办的第二届“马云乡村教师奖”颁奖典礼上,来自云南、贵州、四川、陕西、甘肃、宁夏等13个省份的100名乡村教师获评该奖项,成为这个夜晚的主角。他们为何能代表370万农村教师,为何能从1500余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搜狐教育《智见》今日带你走进其中六位获奖者背后的故事。

搜狐教育《智见》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采编/搜狐教育王学涛

他,坚守在世界上最高的小学 孩子们叫他“其美爸爸”

他,坚守在世界上最高的小学 孩子们叫他“其美爸爸”

他叫其美次仁,个头不高,皮肤黝黑,有着藏族朋友特有的淳朴与热情,任教10年来他一直坚守在西藏海拔4500米以上的高寒边境乡镇小学。在西藏地区,平均海拔超过4500米就可以被称作“生命禁区”,人均寿命只有57.6岁,而现在他任教的山南地区浪卡子普玛江塘乡小学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小学(平均海拔5373米)。

儿时因为家庭原因面临辍学的其美次仁因为小学老师的鼓励一直坚持到大学毕业,也许是受到老师影响,毕业后他放弃了留校当高校铺导员和从事新闻专业工作的机会,回到家乡成为一名乡村教师。工作伊始,他被分配到离县城360公里处海拔4900米的日喀则昂仁县如萨乡完小,周边环境的荒凉、高原反应带来的身体不适、交通和信息闭塞、学生基础差辍学学生多……这些对刚刚大学毕业的其美次仁来说都是全新的挑战。

但是当看到那些天真纯朴可爱的牧区孩子围成一团迎接他时,他知道自己的一生将会和这些孩子们紧紧的联系在一起。2012年3月,他来到了世界海拔最高的学校山南地区浪卡子普玛江塘乡小学任教,这里海拔超过了珠峰大本营,气候更加恶劣,条件更加艰苦。

图为倪金喜和孩子们在操场上做游戏

图为其美次仁任教的山南地区浪卡子普玛江塘乡小学

由于学校教师紧缺,其美次仁不但要担任班主任,每周上二十多节课,还要负责学校其它工作。“我们的学校是一所纯牧区的学校,学生辍学的现场非常严重,为了改变家长的观念,我们在学校办起了‘家长学校‘,在我们的努力下20多名辍学的同学绝大部分又重新回到了课堂。”

从教十年来,孩子们都亲切的叫他“其美爸爸”,但其美次仁最大的愧疚是对自己女儿照顾的特别少。“孩子今年已经八岁了,跟着妈妈在拉萨上学,但是平常只能在寒假、暑假才能见到,女儿上幼儿园的三年里,我作为父亲只接送过孩子一次。“其美次仁说,只要身体允许他会一直留在这个学校。

她,一个人撑起一个教学点 教三个年级17名学生

一个人撑起一个教学点,17个孩子每周30几节课,至今仍每个月领着800元的工资。她就是宁夏回族自治区西海固地区沙窝教学点老师倪金喜,在这里她要充当教师、厨师、门卫……

图为倪金喜和孩子们在操场上做游戏

图为倪金喜和孩子们在操场上做游戏

“我要是不去当老师,学生怎么办?”九年前,倪金喜的丈夫被调入附近的村小,学校的11个孩子面临着无学可上的局面。为了保住学校让孩子们能够上学,倪金喜接过了丈夫的班。刚开始的时候教室都是年久失修的土坯房,门窗都坏了,一到冬天“都不知道往哪裡藏”,教学点学生也不断减少,一度面临关门“歇业”。“我走了,学生怎么办?”9年后,面对亲戚朋友提议重新找份工作的建议,她最先想到的还是学校的孩子。

倪金喜所在的教学点主要是低幼年级(学前班、一年级、二年级)的学生,一名教师的教学点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老师及课程资源匮乏。除了教数学、语文之外, 她还在学校开设了阅读课,带着学生们读童诗、童谣。每周还会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这是所有学生每周最期待的时刻。在学习之余,她还会带着孩子们在学校的土操场上踢毽子、扔沙包。虽然是代课教师,虽然是一个只有17个孩子的教学点,倪金喜负责的沙窝教学点,每次考试的成绩在学区都是前三名。

图为倪金喜的学生在课堂上听讲

图为倪金喜的学生在课堂上听讲

倪老师和丈夫张克喜都是代课教师,抚养两个孩子还有两家老人,还有几亩薄田要照料,每月两人的薪酬一共只有1600元。“最大的困难是没有老师,一个老师带学生三年很难有新的东西,此外学校到现在还没有网,自己查资料也比较困难。”

“有一天早上给孩子们生火炉的时候,羽绒服帽子上的毛被火给烧坏了,孩子们都围上来安慰我,有的孩子说长大了给我买羽绒服,还有的许诺要给我买很多很多的东西,当时听着就非常感动。”倪金喜说,“跟孩子在一起是一件幸福的事,人生最美好的年纪我投身教育了,以后只要学校还在孩子们还需要,我就一直干下去。”

她,拿出积蓄在厨房创建了村里第一所小学

从最初有1名老师,26名学生,在弟弟家的“厨房教室”建立学校,到现在已经有19名教师,519名学生和11间教室。“我建小学的初衷只是为了让我的妹妹们能够像男生一样有机会读书。”她就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李子晨光小学的创办人阿苏英雄。她是中专毕业生,丈夫是退伍军人,她本来可以过上衣食无忧的安逸生活。但是为了让家乡这群“被遗忘”的孩子读书,她拿出所有积蓄在一间厨房创建了村里第一所小学。

图为阿苏英雄和老师们给教室的外墙刷彩虹的颜色

图为阿苏英雄和老师们给教室的外墙刷彩虹的颜色

她的第一堂课就开在弟弟家的厨房里,为了照看好这间“教室”,她一度住在爸爸的羊圈中。而如今她的一些学生已经中专毕业后重新回到学校成为老师,继续教家乡的孩子。

“困难肯定是有的,最初的时候没有教室,后来是因为没有老师,再到后来由于当地的村民缺乏让孩子受教育的观念,变成了‘和家长的斗争’。”由于中心校离阿苏英雄所在的彝族部落有几十公里,再加上当地村民普遍对教育不重视,愿意送女儿读书的人家几乎没有。“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我的两个学生在读六年级的时候家长准备带她们出去打工,我当时用尽了一切办法劝她们的父母,最终一个家长同意让孩子回来读书,而另一个孩子选择去打工了,现在回去读书的学生考上四川一所师范大学,而打工的学生在十七八岁的时候就已经做了妈妈。”

图为李子晨光小学的学生们庆祝儿童节

图为李子晨光小学的学生们庆祝儿童节

“我们学校家最远的学生每天来回要走三、四个小时的山路,以前我最大的愿望是给孩子们买个校车 ,现在我想给学生修建一个宿舍楼。” 谈到现在的心愿时阿苏英雄说。

他,祖孙三代人在一所小学教书60年

每天他都是最早来到学校,放学后他要检查所有教室的门窗、锁校门然后才回家。贵州省黎平县寨头民族小学吴尚兴不仅是老师,还是学校的水电工、泥水工、装修工、修理工……上能爬房修顶补漏,下能钻坑挖粪排堵,就连学校操场上的水池和喷泉,也是吴老师利用寒假时间,一砖一瓦建起来的。

图为吴尚兴和同学们打乒乓球

图为吴尚兴和同学们打乒乓球

吴尚兴出生于教育世家,祖父组织创建寨头民族小学,父亲在寨头民族小学从教三十余年,从小受到他们的影响,吴尚兴毕业后分配到寨头民族小学,接过了父亲手中的接力捧,转眼间他已经在家乡的这所村级小学也已经工作了近二十年。

“这也是一种传承吧,由于祖父、父亲都是老师,我也能感受到作为教师受到的那份尊敬,心里面觉得有一种自豪感,父亲也希望我接他的班。”吴尚兴介绍。“刚上班的时候一个月只能领98块钱,当时距过年还有五天时间,结果家里发生火灾被烧的一无所剩,当时就想外出打工,但是可以感觉到父亲还是希望我继续做教师,想着祖父和父亲当初不管多苦多累都能坚持下来,我也就放弃了打工的想法,一直坚持到今天。”

图为吴尚兴的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

图为吴尚兴的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

吴尚兴最大的愧疚还是对于自己的孩子和父母,“我的孩子今年上高二了,但是学习成绩非常的糟糕,性格也非常内向,在初中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我正在当校长,对孩子关心太少了,有一次父母同时住院了三天我都不知道,真的觉得非常愧疚。”

,带着残疾的丈夫给留守儿童撑起一个“家”

出生于浙江省永嘉县的周娇娟是一个善良、安静、美丽的姑娘,2008年毕业于温州大学师范学院后,进入鹤盛镇东皋小学填垟校区工作。她说,这是一个依山傍水的地方,也是一个带给她快乐的地方。刚开始被人们熟知是因为她带着因工致残的丈夫上课,撑起一个家的故事。因此2014年,她荣获感动温州十大人物提名奖。

周娇娟和学生在一起学习插花

周娇娟和学生在一起学习插花

工作后的她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但是2011年,做高速收费员的丈夫在高速公路上赶羊群的时候不慎摔下,摔断了脊椎导致瘫痪。从那时起,周娇娟就带着丈夫一同上班了,一遍教书一边照顾丈夫。“我累的时候他可以帮我烧开水,还可以帮我一起改作业,有时候也帮我看着学生自习写作业。”

周娇娟回忆,“刚去学校的时候我都没认出来这是一个学校,跟实习的学校差距非常大,没有校门也没有围墙,虽然有土操场但上面全是鸡和鸭,鸡粉羊粪很多,座椅也很破。”周娇娟所在的村子是一个老人村,村里大部分孩子都是留守儿童,因为家庭原因这些孩子在性格方面都会有一些缺失。作为留守儿童的教师,周老师感受到了教师一职的多重角色性,除了给学生们教授知识之外,还要更多的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

“我上小学的时候因为父母离异,身上长水痘是老师带我去看的病,上初中学费付不起是班主任帮我垫付的学费,大学期间的助学贷款也是老师帮忙申请的,老师对我的影响非常大,所以一毕业就选择了当老师。”周娇娟说。

,是一名90后 一个教学点四个孩子就是全部

张军燕是一位90后女孩,2011年从甘肃陇南师专毕业后到陇南文县椿树坪教学点任教,成为学校里唯一的老师。对于一名刚刚跨出校门的女孩,独自坚守一所乡村小学背后的心酸可想而知,而这样的生活她已经持续了五年。

张军燕和四个孩子升国旗(图片来源:中国教育报)

张军燕和四个孩子升国旗(图片来源:中国教育报)

初到文县桥头镇的椿树坪小学,不夸张地说,张军燕面临的第一课就是——生存。“刚去学校的时候学校使用的依然是2008年“5·12地震”后修建的活动板房,活动板房冬天特别冷,为了学生不被冻感冒每天早上学生还没来的时候我就在教室生火。”张军燕说,“因为离家远,刚开始的时候特别孤独,晚上也特别害怕,经常会哭鼻子,大概哭了半年才慢慢习惯了。我想象中应该是教室宽敞明亮,有很多学生和老师的地方,但是去了之后发现没有教室,学生也只有十几个。”

用张军燕的话说,几年的独立生活让她变成了女汉子,所有问题都要自己解决,得了病自己治,电器坏了自己修……在这里没有网络、没有娱乐活动、没有家人,一个年轻女老师就肩负起了一个教学点的工作,而且每学年学区教学评比,她的学生及格率都是100%。

无论是坚守在海拔最高小学的其美次仁,还是祖孙三代人在一所小学教书60年的吴尚兴;无论是一个人撑起一个教学点的倪金喜,还是为了让孩子们上学拿出积蓄创建小学的阿苏英雄;无论是他还是她……他们都是370万乡村教师中的一员,他们扎根在最贫瘠的农村,他们还在为教育坚守!

网站地图 |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 服务时间:8:00-23:00(节假日不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10-5688 举报邮箱:info@xueda.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京ICP备10045583号-6 学大Xueda.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